两年才交配一次鸮鹦鹉濒临灭绝

本文已影响3.02W人 

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以环境作为代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据悉,两年才交配一次的鸮鹦鹉已经濒临灭绝。

新西兰的白垩岛是个稀有鹦鹉庇护所,目前在这里生活着的一种鸮鹦鹉仅存124只。虽然它们作为珍稀动物,已得到人类细心的呵护,但由于缺乏天生的自我防御能力,繁殖能力也相当差,所以它们始终生存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鸮鹦鹉在当地的毛利语中名为kakapo,即“夜鹦鹉”。在世界上300余种鹦鹉当中,鸮鹦鹉可算鹦鹉家族的另类。它有柔软的绿色和棕色条纹羽翼,翅膀虽然发达,却不善于飞翔,反而爪子比其它鹦鹉大,更方便在树枝间攀爬。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草和树叶、种子、花粉等。它们原本分布于新西兰南部、司图尔特和其它岛屿,后来由于人类与天敌的猎杀,鸮鹦鹉在只剩下10来只时,终于在新西兰政府安排下,转移到没有“害兽”的白垩岛,并进行人工繁殖试验,数量这才有所增加。

两年才交配一次鸮鹦鹉濒临灭绝

它们是夜行性动物,喜欢独居,有完美的嗅觉系统,身上还会发出一种令人愉悦的香气,不少人常用麝香、果香或蜜糖的味道来形容这种香气。这种独特气味是它们在群体间互相传递讯息的工具,同时也成为令它们容易被掠食者搜寻到的原因之一。

鸮鹦鹉从不怕陌生人,遇到惊吓时,它们也是一动不动,任人宰割的样子。有时它们也会及时爬到树上,但它们常常忘记自己不会飞行,却又喜欢试图从树上飞下来,直接导致“完蛋”。它们唯一的技能就是利用自己的“羽毛”隐藏在青翠的草丛间。

1980年年底,科学家首次观察到鸮鹦鹉的繁殖行为。交配期的雄性鸮鹦鹉为了吸引异性,会使前胸的气囊充气,发出嘹亮而低频(低于100Hz)的隆隆作响的呜叫声。这些嗡嗡声在黑夜时至少1公里外也能听见,在好风的晚上更能传播达5公里之远。它们平均每天会呜叫8小时,一个晚上就能发出近千次声响。整个呜叫期有时可长达3至4个月。这不仅使它们失去近半的体重,还会吸引不少猎食者前来。只有当雌性踏入这头雄性鸮鹦鹉的竞技场内后,雄性才会停止鸣叫并立即进行表演。内容包括由一边摇摆到另一边,并用喙发出卡嗒卡嗒的声音。不久后雄性会背对雌性,展开双翼并以倒行的方式接近雌性。整个试图交配的表演约维持2到14分钟后,它们随即交配。交配后雌性就会离开并回到自己的家园,等候产卵并孕育小鸟;雄性则继续留守在交配场内发出呜叫,吸引其它的异性。

科学家们感到乐观的是,鸮鹦鹉的寿命都很长,只要保护措施得当,让它们交配繁殖的几率还是很大。不过它们却喜欢先享受一段青年期后才进行繁殖,通常雄性鸮鹦鹉在5岁以前不会开始它们的求偶呜叫,雌性更要到9至11岁才开始寻访异性。

目前科学家们还发现雌性鸮鹦鹉的进食状况,可以决定后代的性别比例。当雌性鸮鹦鹉进食较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后,它们就会诞下雄性为主的后代(雄性一般比雌性重30%至40%)。因此,雌性鸮鹦鹉仍会在食物或资源供应紧张的时候诞下后代,但会偏向于诞下单一性别以使种群内的性别得以分散,而在食物量丰富的时候则无此顾虑。雄性鸮鹦鹉则会在食物量丰富时多与不同的雌性交配,以完成物种延续的天赋使命。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