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时父母的态度

本文已影响1.11W人 

在这个典型的例子中,一个简单的感冒转变成了心因性的抽搐。

●每一个孩子都会生病。在孩子生病时,需要勇敢起来的不仅是孩子,也包括家长。

孩子生病时父母的态度

●通过扮演医生的游戏,能较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对医生的恐惧心理。

●父母学做“医生”,就能在孩子发病或病情有所发展时,及时发现孩子的“蛛丝马迹”,

便于医生确诊与对症处理。

孩子生病时,父母会体会到种种复杂的情感:由于父母的个性差异,每位父母表现出来的对生病的孩子和疾病本身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父母不同的态度影响了孩子自己对待疾病的态度,也影响孩子面对困难、逆境的人生态度。

婷婷是个可爱活泼的6岁小女孩,最近却被父母带着频频奔波于各医院之间。因为她因感冒而引起了一种抽搐病,总是不由自主地抽搐,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在医院的检查表明孩子生理机能都正常。

在百般无奈中,经人提醒,婷婷父母带她到心理咨询室求助。咨询师敏锐地发现了一个情况:其母亲在场时,婷婷发病的次数多一些。在咨询中,咨询师还观察到其母亲几次给婷婷数脉搏,而且婷婷的每个动作都会引起她的格外关注。

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初步断定婷婷的母亲有明显的神经质人格特征。人格测验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经过对婷婷及家人的详细交谈,咨询师诊断婷婷患的是儿童情绪障碍,主要是由其母在婷婷患感冒后的紧张表现所致。母亲的过分关注、紧张甚至当面哭泣让婷婷觉得自己病得很重,她也开始非常在意自己身体的每一个变化,并对病情的看法很悲观。她不再与小朋友们一起玩,放弃生活自理,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抽搐主要是由于她的心理作用引起的一种心因性疾病。

咨询师先对其母亲进行了心理援助,帮助其缓解过分紧张的情绪,并要求其停止对婷婷的过度关怀。对婷婷,咨询师主要用暗示法,当着其父母面告诉她:“你现在得的是一个很小的病,很多时候是会自己好的”。在这种暗示下,加上其母改变了态度,两个星期后婷婷又开始活蹦乱跳了。

家长对待疾病的紧张态度会导致孩子病上加病

在这个典型的例子中,一个简单的感冒转变成了心因性的抽搐。幸亏及时找到了正确的解决办法,否则母亲这种紧张、焦虑、悲观、敏感的态度,会对婷婷今后一生都有影响,婷婷很可能也发展出神经质倾向,长大后很难承受生活中的任何重大刺激、压力等。

父母沉着、冷静的态度则让生病的孩子有安全感

有个小学生生病了。医生给他量完体温,当着他的面告诉其父母有99度。孩子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他听同学说过,有一个人因发高烧到40度就死了,现在自己已升高到近100度,必死无疑!但他看到父母都非常镇静。父亲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给他吃药、念故事,表情很平静。孩子认为这是父亲用了极大的勇气在和自己共度最后时光。所以他也一直平静而微笑地面对父亲。在晚上入睡前,他流露出一些恐惧,他问父亲自己会不会在睡梦中死去。父亲很惊讶,不知道他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当孩子说明原因时,父亲为孩子的控制力感到震惊,表扬了他后向他解释:给他量体温用的是华氏体温表,而他听说的那件事是摄氏温度,两者是不一样的。孩子说:“是你们的冷静让我有勇气面对我以为会来到的死亡。”

不要过分娇纵生病的孩子

有些孩子生病时,父母很心疼孩子,就过分娇纵,有求必应,结果孩子病好后,凭空多添几分娇气、任性和骄横,父母得花很大力气纠正。所以父母要掌握孩子生病时自己应该采取的态度及分寸,不要好了疾病添了心病。上文的婷婷就面临一个重新承担起生活自理的适应过程。

还有些孩子非常渴望自己生病,因为生了病自己就拥有特权,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而且父母围着自己转,能享受到比平时更多的关爱。对这种孩子,父母要反省一下自己平时对孩子是否关心太少,在孩子生病时和没生病时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形成太大的反差。

每一个孩子都会生病。在孩子生病时,需要勇敢起来的不仅是孩子,也包括父母。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